前言
近40年来,我国慢性疾病呈井喷式爆发,每年从国家卫健委疾控司公布的各类慢性病检测数据看,在全民健康的背景下,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01食品安全问题
食物从农田到餐桌这一过程中,其安全状况令人堪忧。如转基因粮食蔬菜、农药化肥残留、土地严重酸化……节节攀升的高产粮食所含有的营养素(含量低)等问题;餐桌上的蔬菜被各类科技与狠活覆盖;为了品相好看,各类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保鲜剂、着色剂、风味剂……充斥着每一种食材;据统计,我国食品添加剂多达23大类,共计2397种,被科学证实使用安全的种类不到10%,未经科学验证的添加剂使得人类食物链毫无安全可言,进而诱发数千种以上的各类顽疾。
02恶性肿瘤高发
2023年我国主要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从发病例数看,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其他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等,前5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57.27%。(摘自:中华肿瘤杂志2023年3月第45卷第3期--《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
03生活方式变迁的影响
生活方式的变迁,让生殖生育能力、意志力、体质全面下降。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的引进,伴随其流入我国的快餐饮食方式曾一度被认为是时尚生活的标志,以“高糖高脂冰冻”为标签的饮食文化破坏了年轻人的饮食观念,让胃肠道功能紊乱,脾胃失常……
在以五谷为主食的亚洲饮食结构中,脾胃失常意味着消化、吸收、代谢、分泌等功能被打乱,为肥胖、糖尿病、肠道应急综合征、消化功能障碍等疾病的产生埋下祸根。饮食结构的改变,破坏了人类的意志力,让脆弱、慵懒、暴躁接踵而至,消耗着人类的坚毅与拼搏意志,导致精神类疾病抑郁、自闭症快速增加;外卖快餐、西式餐饮、花样百出的饮品奶茶让年轻一代被“低温饮食”拖垮,高脂高糖高钠、缺乏营养的食物让年轻一代肠道功能失调,肠道菌群失衡,生殖生育机能持续下降。
04游戏对不自律者的伤害
互联网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人际互动急剧降低,被打乱的生物节率和心理处于脆弱和孤独的状态,诱发精神类疾病和人格缺陷病,近十年抑郁、自闭症呈快速增长。
05社会转型期压力
社会分工精细化、生活节奏持续加速、生育率下降、社会保障机制覆盖不全让人类面临的各类生存压力,家庭、个人抗风险能力减弱,一系列的心理、精神、器官超负荷运转,人类面临长寿而质量不高的尴尬。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贫富分化加剧,经济低迷,就业困难,收入持续下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类面临一系列生存问题,这种压力下的个体极易产生各种疾病,在诸多问题中,精神类疾病的情况最为突出。积极的心理疏导与良好的免疫力,皆是健康这个至关重要的 “1” 所不可或缺的强大韧性支撑。
06化学合成制品的影响
化学合成制品呈几何级数增长,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药物到生活用品,人类远离自然,让天然微生物失去宿主和转进媒介,进而影响人体微生物群落的锐减(2021年《科学》杂志发布研究称:人类原始菌落正在快速被生化制品赶尽杀绝)。
美国著名科学家马丁·布莱泽在《消失的微生物》中指出了一个影响深远却并不广为人知的可怕未来:抗生素滥用造成的微生态灾难。细菌和人类的关系亦敌亦友。如果细菌没了,人的日子也不好过……
健康是从-1到100岁的系统工程,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这个周期,过去,我们可以不懂营养,因为食物链安全、岁月漫长、自由生活、压力全无……而今,我们面临的环境已非昔日生态,时过境迁,若无保健养护意识,人生无异于毫无防护地 “裸奔”,更是一场充满风险的冒险之旅。转变认识,与时俱进,或许是最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