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大学生必读

时间:2023-08-01浏览:39设置

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迅速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人群对相应疾病的易感性,同时具有减少和消除传染源的作用。即便是有病原微生物的传入,也不能在人群中引起流行。

我国疫苗分为两大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应按规定接种;二类疫苗是自费并自愿接种的。

图片


为了加强对该工作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保证免疫接种率,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成立了全国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并确定每年的425日为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

  

一、 大学生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

大学生是集体性居住,人群密集,来源广泛,是容易爆发传染病的群体。接种

疫苗可使体内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抗体,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所以,建议大学生进行预防接种。


二、 预防接种后要过多久才能产生免疫力?

预防接种后,人体产生免疫力需要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疫苗的种类、接种次数、接种途径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一般疫苗初次接种后约需1-4周才能产生免疫力,但免疫力弱,维持时间短,而再次接种后,可在一周左右产生有效的免疫力,且免疫力强,维持时间较长。因此一定要按规定完成接种次数。


   三、接触传染病人后再打预防针——还能不能起作用 ?

在学校里发生了传染病,以前打过这种传染病预防针的人问题不大,可是有些没有打过预防针的人而又偏偏接触了传染病人,怎么办呢?此时再打预防针还能起到预防作用吗?对这个问题要根据不同的传染病作具体分析,有的打了能起预防作用,有的打了不但不能预防,反而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一方面,人体从接种疫苗时起,一般在1周后开始产生抵抗力,逐渐发挥预防作用,但不同的疫苗接种后对人产生作用的时间有快有慢。

另一方面,任何传染病从接触病人到发病总要间隔一段时间,这叫做传染病的“潜伏期”。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有的2~3天,有的1~2周或更长。

因此,凡疫苗起作用快,而潜伏期又稍长一点的传染病,接触病人后尽快接种疫苗还能起到预防作用,这种接种叫“应急接种”。如在接触麻疹、白喉小儿麻痹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病人后进行应急接种,就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没有传染上的可不再受染,已传染上的可减轻病情。但如果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潜伏期中用乙脑疫苗作应急接种,倒有可能诱发乙脑。此外卡介苗百日咳菌苗也不能作应急接种。


   四、什么情况下不宜接种疫苗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均不宜接种或暂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l 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应在治愈后再接种;

l 体温超过37.5℃的发热的人群。因为发热可能是流感、麻疹、脑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接种会加重病情。所以,应病愈后再接种;

l 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不易接种。他们体质较差,有病的器官不能再增加额外的负担;

l 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也不宜接种;

l 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微量过敏源,对过敏体质的人接种,会发生过敏反应;

   

   五、接种后可能出现哪些反应

疫苗是由细菌、病毒或它们的代谢产物经减毒或灭活制成的,比较安全,但是,疫苗对于机体来说毕竟是外来物质,接种到人体内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反应。

接种疫苗后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或发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只需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它疾病就可以了。对较严重的局部反应可用清洁毛巾热敷,每日4-5次,每次10-15分钟可以帮助消肿,减少疼痛。但接种卡介苗后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对于较重的全身反应,可采取对症治疗,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要及时到接种点或其它医疗单位处理。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江苏师范大学校医院版权所有 ©2014-2022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政编码:221116  【怀念旧版
邮箱:3370518708@qq.com 电话:83656335 微信公众号:江苏师范大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