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学生
制片人:家长
导演:国家教育部

又是一年开学季
大家还记得那部
超大型魔幻现实主义灾难片
《开学》
在这部影片中
你可以看到
老戏骨的悲惨现实主义表演
家里的宝贝疙瘩们
为何能真实演绎出
花甲老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你还可以看到
小鲜肉们喜悦的浪漫主义表演
互联网时代的一纸薄薄通知
为何恨不得挨家传阅?

然而
大家看得到
“演员”在台前的卖力表演
却看不到
“制片人”在幕后的担忧
尤其是大学生子女开学
家长们怎能不担心
在外住得好不好
吃的习惯不习惯
天气变化知不知道保暖
生病了怎么办?
的确
作为集体生活的人群
大学生们社会活动活跃
密切接触
常常容易发生聚集性传染病疫情
一旦控制不及时
甚至有可能引起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就目前来说
预防接种
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中
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
那么大学生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从过往发病数据来看
大学生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人群
尤其是乙肝、戊肝
这两种病毒性肝炎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大学生们多处于青春期及性活跃期,往往通过性途径、共用牙刷或剃须刀等血液途径感染乙肝。
因此,集体生活的大学生是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
而且很多疫苗并非终身免疫,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乙肝疫苗在成人后抗体可能会消失,建议去医院检查是否还带有抗体,如抗体已经消失,则需补种。
16周岁以上人群可以选择接种60μg重组乙肝疫苗,初免人群只需接种两针,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至少4周以上即可接种。
加强免疫仅需1针即可获得抗体保护,产生抗体时间快,不存在接种程序复杂、容易遗忘针次造成免疫失败和低应答等不便因素。
此外也可以选择常规20µg重组乙肝疫苗需接种三针,接种周期较长一些,需要半年。

戊肝则是另外一种不容小觑的传染性疾病。
要知道,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一不小心就会病从口入。
大学生生活集中、集体用餐、接触频繁,是消化道传染病蔓延、流行和爆发的易感人群。
诸如食入被戊肝病毒污染的蔬菜水果、饮用被戊肝病毒污染的水源、使用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餐具等都可直接或间接感染戊肝。
另外,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猪肝、贝壳类海产品等也可引起戊肝的感染。
大学周边夜市、大排档等聚集,饮食卫生也很让人担忧。
而且据中国病毒病杂志调查发现,大学生戊肝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仅为2.8%,学生群体普遍缺乏对戊肝的免疫力。
因此,建议大学生们根据自身情况接种戊肝疫苗以预防戊肝感染,戊肝疫苗接种程序为0-1-6个月,需接种三针。
《柳叶刀》发表的戊肝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在健康人群中戊肝疫苗的保护性可以达到100%。
总之建议大学生接种乙肝、戊肝疫苗将疾病防患于未然,同时也为担心子女健康的家长们减少一些担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