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概述
腰椎病定义及类型:腰椎病是一类以腰椎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
症状及影响: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严重时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显著影响。
二、病因及危险因素
退行性变与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降低,容易发生退变,关节突关节、韧带等结构也会老化和磨损。
损伤与不良姿势:腰部外伤(如扭伤、摔伤)可能导致腰椎损伤,长期重体力劳动、长时间弯腰或久坐等不良姿势会增加腰椎压力,加速退行性变。
遗传及其他因素:家族中有腰椎病患者,个体患病风险增加;肥胖会增加腰部压力,吸烟会影响腰椎血液循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进而影响腰椎健康。
三、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姿势:站立时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肩部放松,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上;坐姿时选择合适椅子,双脚平放在地面,大腿与小腿呈 90 度角,腰部挺直,可使用靠垫支撑;搬重物时先蹲下,将重物靠近身体,用腿部力量起身,避免单侧用力。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可进行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游泳等运动。
控制体重与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比例,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保暖与避免久坐久站:寒冷天气注意腰部保暖,可佩戴腰围;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
四、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措施: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牵引、理疗等,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
休息:发作期间尽量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等。
康复训练: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腰部伸展运动、核心肌群训练、平衡训练等。
手术治疗选择: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椎管减压术等,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评估。
五、日常生活管理
均衡饮食与烟酒控制: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适度活动与避免损伤: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尤其是术后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弯腰、扭腰等动作,保持腰部挺直。
心理调适与社交活动: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和参加社交活动缓解心理压力。
六、定期复查与观察
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定期进行腰椎 X 线片、CT 或 MRI 等检查,评估腰椎结构和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症状变化与及时就医:注意观察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变化,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